該鎮大力推行“支部+黨員+群眾”模式。
今年來,鐘山縣紅花鎮按照“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推進“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動,進一步鞏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全力打造黨建品牌,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在黃應宗的技術指導下,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村集體+種植戶”的科技型經營模式,有效地帶動了示范區周邊群眾發展英家大頭菜獲得了高效益。
近年來,北投的品牌形象在廣西已經深入人心,北投造的房子遍布廣西各地,贏得了廣大業主的好口碑。
該縣啟動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工作以來,已取得了“三個進一步”的成效。
在玉坡村積分超市兌換點,村民可以通過掃二維碼進入“我的村”頁面,在添加個人相關信息后,通過參與鄉村振興、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手機“隨手拍”等,錄入“天翼數字鄉村小程序”后臺,由系統的管理員認證通過后,即可獲得積分。
近年來,鐘山縣大力開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積極搭建“政銀企”平臺,讓企業“少跑腿”,讓服務“多跑路”,以“媽媽式”的服務態度全力化解企業融資難題。
今年來,鐘山縣紅花鎮嚴格落實鄉村振興“四個不摘”要求,依托大灣區資源優勢,以打造大灣區“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和“后花園、康養地、體驗場”為目標,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等機制,積極落實幫扶政策,持續實現群眾穩定增收,鼓起老百姓“錢袋子”。
“我們利用紅花山純天然礦泉水資源,選用原生態非轉基因優質黃豆,制作過程所需的火是用柴火燒制,并把握好幾個關鍵點。這樣做出來的腐竹,色澤、口感就是與眾不同,有家鄉的味道,這就是紅花腐竹的特色所在。”近日,鐘山縣紅花鎮湯公村委湯水村的劉麗蓮說起自己的腐竹產品時如數家珍。
每年通過發展“香芋+水稻制種”產業,全年純收入超過50萬元。
近日,在鐘山縣溫氏乳業奶牛養殖基地,筆者看到該縣水產畜牧站干部、科技特派員廖勝保正在圍繞奶牛飼養管理科技需求,開展技術指導、技術咨詢等精準化服務活動,提升奶牛養殖科技水平。
時下,在鐘山縣一些脫貧村和面上村,出現了一批批、一群群科技特派員忙碌的身影,他們有30多人正在深入鄉村田間地頭給群眾傳授科學種養技術,與群眾共同創業,與果農在一起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美麗家園,他們成為了全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23年中國龍舟公開賽(廣西·昭平站)新聞發布會現場。
8月30日,武警廣西總隊賀州支隊組織退伍老兵開展告別哨位儀式和卸銜儀式,退伍老兵將手中的鋼槍交給留隊的戰友,卸下警銜臂章,告別火熱軍營和朝夕相處的戰友,奔赴新的人生旅程。宣布退役命令現場,退伍老兵和戰友們緊緊相擁、依依惜別,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一刻,老兵們難掩即將離別的傷感,眼淚奪眶而出,他們長期奉獻于特戰、執勤、搶險、巡邏等各個崗位,為維護地方和平安定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連日來,位于鐘山縣紅花鎮祥林果園—梁阿芳肉雞養殖示范基地,筆者看見,科技特派員廖勝保正在給基地飼養員宣傳養殖疾病預防知識,傳授養雞新技術,這只是該縣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如今,鐘山縣科技特派員正奔赴在全縣各鄉鎮“顯身手”,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楊志魁說,如今岔山村已經走出“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路子,鄉村旅游發展如火如荼,“得益于古村落資源的保護,現在村民吃上了‘旅游飯’。
初秋的昭平,綠樹郁郁蔥蔥,清泉汩汩涌動。在青山綠水之間,一座座現代化標準水廠拔地而起,充滿發展活力。
支好小攤,擺上消防器材、宣傳資料,大隊宣傳員開始“販賣”消防知識。
通訊員 左德強 攝“我們基地的晶寶梨現在被梧州市的果商訂購一空,現在已經采摘過半。
廣西新聞網 通訊員 左德強 攝該基地鷹嘴桃種植面積200畝,解決了屯內18戶脫貧戶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