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靖西:百名“繡娘”競逐繡技之巔

刺繡大賽現場。凌云沖 攝

刺繡大賽現場。凌云沖 攝

絢麗多彩的繡球展現著刺繡藝術的精湛技巧和無限創意。凌云沖 攝

廣西新聞網靖西8月20日訊(記者 凌云沖 通訊員 謝徽 陳雄彪)8月18日,在靖西市繡球體育館,一場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的文化盛宴正熱烈上演,這就是靖西市第二屆“百名繡娘賽技藝”刺繡大賽。比賽共邀請了100名來自靖西市的優秀刺繡藝人和刺繡愛好者參與角逐,通過繡品創意、色彩搭配、針法技巧等多方面的比拼,展示了靖西刺繡技藝的無窮魅力。

本次刺繡大賽旨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文化自信自強,保護和傳承靖西刺繡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借此機會培養和擴大靖西刺繡產業工人隊伍,引導和鼓勵廣大婦女學習技能,促進就業,以在傳承民族文化和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

比賽現場,繡娘們手中的針線飛舞,五顏六色的繡線在她們的指尖跳躍,逐漸勾勒出各種精美獨特的繡球圖案。一個個創意獨特,色彩搭配巧妙,構思精巧,圖案多樣的繡球作品逐漸呈現在評委和觀眾眼前,為大家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

大賽設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四個獎項,總額高達34900元。此次刺繡技藝大賽為“繡娘”提供了展示自我技藝的平臺,體現了靖西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之努力,同時也展示了當地婦女在刺繡技藝方面的才華和潛力。

據悉,該市推行“傳幫帶”聯農帶農非遺傳承模式,按照技藝高低將“繡娘”進行精細化分類培養,免費培訓農戶2萬多人次,發展潛力“繡娘”2000多人,帶動20多個村屯500多位“繡娘”參與發展非遺繡球產業。目前,靖西年產繡球40多萬個,收入超1000萬元,成為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

广西新闻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