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河池9月8日訊(通訊員 陳昭霖 鄭悅)“山歌唱了幾千年,如今越唱越新鮮。歌唱三境新面貌,真是越唱心越甜。漫步長廊學村史,村屯花開香滿園。村規民約人人守,文明鄉風遍山間......”這首流傳在河池市金城江區五圩鎮三境村的動人山歌,既唱出了三境村老百姓們的幸福心聲,同時也描繪出一幅新時代美麗宜人鄉村新畫卷。
三境村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區五圩鎮北面,下轄11個自然屯1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11戶2133人,其中脫貧戶303戶1057人,耕地總面積2609畝,主導產業有甘蔗、水稻、杉木育苗、水果種植以及生豬養殖等。
近年來,三境村堅持黨旗領航,多措并舉高質量推進鄉村治理,積極探索一條具有三境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充分激發鄉村治理新動能,推動鄉村治理取得新成效,獲評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自治區五星級黨組織、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等多項榮譽。
黨旗領航激活鄉村治理"紅色引擎"
“就業幫扶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是幫助群眾實現致富增收、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一招’”。三境村黨總支部書記韋青開介紹道。今年7月,三境村黨總支部組織黨員開展三境村2023年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職通車”活動,重點為三境村脫貧戶、監測戶提供就業指導和就業幫扶。三境村每年均定期開展就業創業幫扶活動,同時在后盾單位自治區婦聯的支持下邀請就業培訓師、家政培訓師、女科技工作者等專家學者到村里給婦女群眾提供就業創業、家政服務、種養技術等方面的指導,這既是三境村黨總支部一直堅持做好的“固定動作”,更是三境村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扎實為民辦事服務的生動實踐。
今年“七一”建黨節前夕,三境村黨總支部組織黨員到中國紅軍第七第八軍河池整編閱兵紀念館參觀學習,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崢嶸歲月,重溫入黨誓詞,夯實信念之基;在村委組織集中學習、召開座談會,共商三境村產業發展計劃;走訪慰問老黨員,勉勵老黨員做好“傳幫帶”,繼續為三境村發展貢獻力量。形式多樣的活動進一步堅定黨員聽黨話、跟黨走的理想信念,增強黨員跟黨奮進新征程的信心決心,為推動三境村鄉村振興工作凝心聚力。
為鑄牢黨員政治理論之基、理想信念之魂,以黨建引領賦能鄉村治理,三境村始終堅持“三個加強”,即加強黨總支部建設,嚴格執行“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及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等組織生活制度,定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活動,以“群眾點單、組織派單、黨員干部接單”的方式點亮群眾“微心愿”,切實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加強黨員隊伍管理,注重挖掘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不斷壯大黨組織隊伍,激發黨員隊伍生機活力;加強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打造下河三屯、河池金鳳蛋雞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五圩鎮黨建示范點,打造黨員致富帶頭人,有效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桂姐姐大宣講”助力鄉村治理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傳承端午習俗、弘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應做的。大家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今年6月,三境村在下建屯舉辦“品味端午 傳承文明—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活動,“桂姐姐”宣講員、自治區婦聯派駐三境村駐村第一書記鄭悅在現場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給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端午節由來風俗,引領群眾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三境村持續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努力為有志于學、有志成才的困難大學生照亮前行之路。在后盾單位自治區婦聯的大力支持下,三境村于9月1日開展“金秋助學”暨結對幫扶活動,為三境村、板鸞村7名大學新生送上助學金及助學用品,祝賀他們考入理想學府,勉勵他們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珍惜大學時光、不負青春韶華,站在新的人生起點上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把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真情關懷轉化為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建設家鄉的強大動力。
多年來,三境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等陣地載體凝聚群眾、引領群眾的作用,在后盾單位自治區婦聯的指導下組建“桂姐姐宣講志愿服務隊”“環保媽媽志愿服務隊”“婦女文藝志愿服務隊”三支隊伍,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四史”學習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宣傳教育等,抓住壯族“三月三”、“三八”國際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等重要節日舉辦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關愛困境婦女兒童、婦女兒童維權法律知識、反詐騙、防溺水等內容為主題的宣講活動,開展美化庭院、清潔鄉村、健康義診、移風易俗、關愛"一老一小"和困境婦女等志愿服務活動,有效引領婦女真正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來,充分發揮基層治理"半邊天"作用,倡樹文明和諧新鄉風。同時,注重選樹典型、表彰先進,如開展新時代好少年、最美家庭、清潔鄉村流動紅旗的評選表彰等,對考上大學的優秀學子予以宣傳獎勵,充分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帶動全村營造爭當先進、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小積分”有效開拓鄉村“大治理”新局面
下河三屯位于三境村東部,有壯族、瑤族、毛南族、漢族等4個民族聚居于此。2019年,由后盾單位自治區婦聯出資捐建的三境村首個“志愿服務積分超市”在下河三屯落成。下河三屯“志愿服務積分超市”以“村民自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將鄉村治理具體事項細化分類、賦值量化、打分考核,將鄉村治理方式由“任務型”轉為“激勵型”,充分激發鄉村治理內生動力,為建設美麗宜居和諧村屯、綻放民族團結進步之花注入強大動能。截止目前,下河三屯“志愿服務積分超市”共兌現獎勵物資價值已超三萬元。“我們家已經在積分超市兌換了米、面、油、紙巾等物品,每次帶獎勵物資回家時孩子們都很高興。自從有了積分超市,村民們人人爭第一、事事爭最好,下河三屯的家風民風鄉風煥然一新。”居住在下河三屯的村民覃月容笑瞇瞇地說。
2023年9月1日下午,河池市金城江區五圩鎮三境村積分超市正式開業,這是后盾單位自治區婦聯出資在三境村捐建的第二個積分超市,它的落成使用標志著三境村積分制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運用“小積分”推動鄉村“大治理”取得了新成效。
2019年以來,三境村持續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結合村規民約形成一整套以“愛國守法、共建共治、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為主要內容的指標體系,成立積分制管理領導小組及評分小組,制定科學可行的工作方案和公平公正的積分評價體系,由屯黨支部書記、隊長、村民代表等為成員組成積分評議小組,定期逐戶開展檢查評比并隨時接受群眾監督,向村民發放“積分兌換手冊”,村民可根據所得積分到超市兌換獎勵物資。三境村依托“積分超市”這一平臺載體,真正把村屯積分制管理落到實處,用“小積分”撬動“大治理”,讓鄉村治理由無形變有形,使軟約束有了硬抓手,持續開拓鄉村“善治”“大治”新局面。
圖為三境村駐村工作隊在2023年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職通車”活動現場給群眾發放就業幫扶資料。通訊員 陳昭霖 供圖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鄭悅在端午節開展“感黨恩 跟黨走”桂姐姐大宣講活動。通訊員 鄭悅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