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全媒體策劃 > 融媒體產品 > 正文 |
海絲朋友圈里,個個都是“顯眼包”|“西”世珍寶·絲路特輯 |
2023年09月18日 11:16 來源:廣西日報-廣西云客戶端 編輯:郭俞含 |
2000多年前,由廣西合浦港等地始發南下的“海上絲綢之路”拉開了中華民族與東南亞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序幕。廣西歷年出土源自域外的玻璃器皿和珠飾等珍貴文物藏品,成為千年“海絲朋友圈”的最佳佐證。 2000多年后,古老的海上絲路煥發新生機。中國—東盟博覽會賡續千年歷史文化之脈,乘著“一帶一路”東風,譜寫中國與東盟各國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命運與共的嶄新華章。 2023年是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也是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創辦20周年。憶往昔,異域文物見證文化交流歷史;看今朝,海絲文化走上世界大舞臺。在第20屆東博會和峰會舉辦之際,廣西日報-廣西云推出《“西”世珍寶·博物志》絲路特輯,聚焦海絲文物,讓我們與這些造型驚艷、細節吸睛的“博物館顯眼包”來一場跨時空“會面”。 如今,一些博物館館藏文物 因造型生動別致或背景故事新奇 被觀眾們親切稱為“博物館顯眼包” 假如那些來自海絲沿線的 “顯眼包”文物會說話 它們會如何介紹自己的身世 揭秘這條興盛千年的海上絲路? 正巧,我們有幾位 超有趣的海絲“朋友” 馬上為你一一介紹! 點擊觀看視頻 請你湊近壺口仔細聽 是不是隱隱有千年前大海的濤聲 像不像你初見我時驚艷的心跳聲 我是波斯陶壺 從波斯古國出海遠道而來 跟著同船的其他兄弟一路搖呀搖 最后搖到了東漢時的合浦郡合浦縣 我還有更“顯眼”的身份—— 是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的“鎮館寶陶” 是迄今為止中國出土年代最早 也是目前唯一一件東漢時期的波斯陶壺 也是印證中國早在漢代 就與波斯帝國互通有無的重要物證 我曾經的名字叫青綠釉陶壺 瞧這一身泛著青綠色光澤的皮膚 優美的“V”型壺嘴 再搭個特能裝的大肚子 一看就來自大洋彼岸 無論出現在什么場合都非常吸睛 曾經的我碎裂成了數十片 “藏在深土人不識” 但經過文物“美顏”專家的傾力修復 如今我的顏值又回來了 相信我還將持續驚艷下一個千年! 我是誰?我在哪里? 我的腦袋為啥感覺有些沉重? 看到我瞪眼挑眉,滿臉驚懼 四肢縮成一團,屈膝蹲坐 像不像“社恐患者”被臨時拉去應酬 (想嘗試融入大家但又怕尷尬……) 相信大家都看得出來 我與中國傳統的羅漢坐像差異極大 你再看我鼻梁高直,留著絡腮胡 活脫脫“歪果仁”一枚 沒錯,我是胡人俑座陶燈 我頭上頂著的可不是什么果盤 而是圓形燈盞 漢代時就曾有人在祭祀、宴席、 讀書、沐浴等活動中 借助過我來照亮他們的生活 “胡人”是中國古代 對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統稱 后也泛指外國人 至于當時的藝術家為何將我 塑造成一副分外拘謹慌張的模樣 看起來既有喜感又有點可憐 只能由來看我的你自行判斷了 想獲得超高回頭率可沒那么簡單 遠遠看來 我只是一只小小深藍色玻璃杯 但請你再看仔細些 這深邃沉靜的靛藍 這似透非透的質感 這通體璀璨的光澤 不需要美顏 不用加濾鏡 我已是這條海絲路上 最精致靚麗的存在之一 我的美麗有目共睹 我的內涵也不可忽視 經過專家檢測 我的材質屬于低鈣高鋁型鉀玻璃 屬于典型的東南亞風格 我也是下過南洋的哦 我的存在 證明了在遙遠的漢代 中原已能通過合浦港 與東南亞地區展開商貿、文化交流 讓我能夠不遠萬里 漂洋過海來與你相見 “富貴逼人”或許說的就是我! 我正是大家的“多金朋友”—— 十二面金珠 瞧瞧我這身裝扮 想展示低調的一面可有點困難 因為我的十二個面全都“閃瞎眼”! 我不僅外表“金貴” 內涵更是一個細膩boy 像我這樣一枚華麗精致的金花球 可不是靠“鈔能力”堆出來的 工匠首先需要將黃金熔成小金粒 然后把你的“粒”我的“粒”串一串 再焊接構成精美的立體造型 而這一通猛如虎的操作 可是很考驗工匠的技術 據考證 我八成是舶來品 在印度與東南亞地區 就曾發現不少與我相似的兄弟 在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 金珠的身影也并不少見 串串金珠串起的 正是那個江海相連 財富與機遇并存的 海絲朋友圈 海絲文化遺存 見證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 是“陶瓷之路”“絲綢之路” “茶葉之路”“香料之路” 也是文化交往之路 互利互惠之路 和平友好之路 2000多年過去 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 今日仍煥發著新的生機 文化、經貿、交通…… 各方面的交流 讓“新海絲”朋友圈的手拉得更緊 合作碩果累累 成果舉世矚目 廣西合浦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圖為漢代合浦港碼頭想象復原場景。 10年來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朋友圈不斷壯大 中國已同150多個國家 和30多個國際組織 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 10年來 “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碩果累累 “一帶一路”倡議迄今 已形成3000多個合作項目 拉動近萬億美元投資規模 打造了一個個 “國家地標”“民生工程”“合作豐碑” 如今的北部灣港北海碼頭 從“黃金十年”“鉆石十年” 到“鑲鉆成冠” 20年來 東博會和峰會 不斷推進廣西高質量改革開放 北部灣港千帆競發 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 源源不斷、川流不息 廣西在國家戰略中的地位 已今非昔比 如今 北部灣港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的200多個港口通航 港口航線實現東盟主要港口全覆蓋 航線總數達75條 貨物吞吐量從2006的3347萬噸 增長至2022年的3.7億噸 在全國沿海港口中排第10位 集裝箱吞吐量由2006年的19萬標箱 增長至2022年的702萬標箱 從千年之前出海口揚帆啟航的 正是駛向未來的共贏之舟 今后這條海航大通道 還將帶來什么樣的景象? 世界的朋友圈 還會呈現哪些奇光異彩? 讓我們一起期待新篇章…… 第①期:聚焦古代禮樂(重器)文物 第②期:聚焦古代貨幣 第④期:聚焦有愛的文物 監制:羅銳 蔣曉伶 統籌:覃燕燕 李冬艷 文案:梁笑天 吳曉雨 覃瀏榴 視頻:郭俞含 羅珊珊 美編:吳家州 左松靄 廣西云青芒工作室出品 特別鳴謝: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 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