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浦北樂民鎮“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顯成效

廣西新聞網浦北9月22日訊(通訊員 黃德龍)近年來,浦北縣樂民鎮堅持“黨建引領、因村施策”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黨組織+合作社+特色產業+農戶”的致富新路。該鎮各村依靠獨特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找到適合自身發展路徑,產業發展實現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身。

“黨建+鄉賢薈萃”注入產業發展新力量

“毛尖茶外形細直圓潤光滑,沖泡出來的茶湯顏色碧綠,味道鮮爽、醇香、回甘,我們試種成功了,就可以推廣給其他種植戶,擴大規模。”金康茶葉加工廠的韋育真說,現在村里已經種植了120多畝毛尖茶,今年預計產量可達5000公斤,產值可超100萬元。

在鎮黨委和政府和領導下,以及在后盾單位欽州市交通局大力支持下,樂民鎮金康村黨總支部充分發揮地緣、業緣、人緣的“三緣”優勢引項目、促發展,通過多方走訪調研、征集新鄉賢信息等多種方式收集有效線索,最終與村內較有實力的加工企業達成租賃廠房協議,謀求合作共贏,成立小型茶葉廠。

茶產業給村集體收入帶來了增收。黃德龍 攝

茶葉廠極大解決了茶葉收購問題,并帶動農戶種植了毛尖茶120余畝。該鎮打造了“毛尖香”茶葉品牌,著力解決好當地群眾急愁難盼問題,也為金康村壯大集體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黨建+鄉村品牌”打造產業發展新平臺

樂民鎮土地資源豐富,能源富集,光熱充足,具有種植優質生態大米的天然優勢。鎮黨委為利用這一自身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多次組織農戶、黨員代表召開土地租賃會議。成功解決了樂香大米廠項目建設用地問題,投資150萬元建設了樂民大米廠,以“黨建+鄉村品牌”的創新方式打造樂民鎮專屬大米品牌。

在運營過程中,帶動蒙竹、社頭、金康、平佳等4個村的農戶種植“野香優”水稻500多畝,年產量達250噸,使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6萬元。所生產的“樂薌美”品牌大米,顆粒飽滿,口感軟糯,價格優惠,深受市場歡迎。

樂民鎮盤活土地資源為群眾帶來了明顯效益。黃德龍 攝

“黨建+鄉村旅游”催生產業發展新動能

樂民鎮充分利用喀斯特地貌資源打造旅游文化產業,“筑巢引鳳”招項目,成功引進大圣山主題公園項目。建設公司成立了領航文化有限公司黨支部,以“黨建+文化旅游”打造了集學習訓練、休閑娛樂、登山健身等為一體的旅游地。項目帶動了樂民全鎮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多元。

“引進公司開發大圣山以后,我們村的集體經濟收入提高了很多。”,蒙竹村委黨總支部書記曾美飛高興地說,最重要的還是將土地資源有效利用起來了,對蒙竹村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

樂民鎮充分利用本地優勢、從資產經營、產業帶動、物業租賃到服務創收、股份合作、資源開發、鄉村旅游,在多元化發展模式下,集體資源、資產由“閑”變“寶”,構建了“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在產業的帶動下,今年截至目前,樂民鎮13個村(社區)全部完成集體經濟5萬元目標任務,其中收入達10萬元的村7個,20萬元2個,50萬元村1個,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從“點上開花”到“面上結果”的喜人局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

广西新闻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