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經濟 · 生活 > 文旅(首頁) > 正文

2023年廣西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藝術展示展演活動在成都舉行

2023年10月16日 15:26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黃馨玉 編輯:陸權香

廣西新聞網成都10月14日電(通訊員 黃馨玉)10月12日—16日,“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3年廣西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藝術展示展演活動在成都舉行。此次活動依托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的平臺,來自廣西的藝術家們向國內外觀眾展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壯族打扁擔、京族獨弦琴藝術和壯族天琴藝術表演。

壯族打扁擔是具有廣西民族特色的原生態舞蹈,來自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文化館的打扁擔演員們,以精湛的打擊技巧配合著激昂的音樂節奏,整個舞蹈表演洋溢著濃厚的民族氣息,吸引觀眾紛紛舉起手機進行拍照。

壯族打扁擔表演。姜振虎 攝

壯族天琴是廣西壯族獨具特色的彈撥類樂器,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的蘇永良及谷僚組合,為觀眾帶來了壯族天琴藝術彈唱《唱天謠》和《山歌唱來天琴合》表演,圓潤明亮的琴聲,伴以節奏感極強的鈴聲,仿佛把人們帶到了遙遠的世外桃源,跟隨壯族人民走過千年滄桑。

壯族天琴表演。姜振虎 攝

京族獨弦琴同樣也是一種代表廣西民族文化特色的彈撥類弦鳴樂器。京族獨弦琴藝術的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蘇海珍老師及其學生,為觀眾帶來了京族獨弦琴演奏《京海琴韻》《采珠瑤》等曲目,所奏之音優美柔和,干凈醇厚,仿佛置身于寬闊的海邊,感受著時而平靜如鏡,時而波濤洶涌的潮汐變化。

京族獨弦琴表演。雷麗燕 攝

此外,活動還展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壯族織錦技藝。六堡茶的陳香以及壯族織錦的絢麗都充分展示了廣西非遺項目的獨特之處。觀眾們紛紛表示,這次活動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廣西非遺項目的魅力,讓他們對廣西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壯族織錦展示區。姜振虎 攝

本次“壯美廣西·多彩非遺”——2023年廣西非遺助力鄉村振興藝術展示展演活動不僅為觀眾帶來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更是一次生動的文化交流和傳承的實踐,充分展示了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進一步推動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讓非遺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广西新闻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