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南寧青秀山:藏在市區的5A級景區 超高顏值的“城市綠肺” |
2023年10月17日 19:30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李遠興 |
10月17日上午,“絲路壯歌 東盟同奏”采訪團來到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進行參觀采訪。視頻攝制:潘錦才 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7日訊(記者 王香菊)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被譽為“城市綠肺”。10月17日上午,“絲路壯歌 東盟同奏——‘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暨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周年成果大型網絡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進行參觀采訪。綠意盎然、風景秀美的南國風光,引得區外媒體記者連連稱贊。 采訪團走進青秀山風景區。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采訪團被頭頂的葫蘆瓜吸引。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 攝 中國—東盟友誼園占地150余畝,是為紀念200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正式落戶南寧而建。園內草木蔥郁,萬物并秀,這里正在舉辦第六屆青秀山豐收節主題展,金燦燦的南瓜、沉甸甸的玉米、甜蜜蜜的甘蔗、特長絲瓜、葫蘆等農作物向游人展示著豐收的喜悅。不少游客前來拍照打卡,也有幼兒園孩童在老師的帶領下正在進行研學。不遠處,正在展出1萬株水稻打造的巨幅豐收稻浪景觀吸引了采訪團成員的目光,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攝記錄。 孩子們在豐收節展覽現場研學。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用各色糧食制作的豐收畫像。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巨幅豐收稻浪景觀吸引了采訪團成員的目光。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據青秀山風景區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中國與東盟各國文化交流平臺,近年來,青秀山風景區舉辦了眾多與東盟各國的文化交流活動。相繼建成了中泰友誼園、中國—東盟友誼園、東盟十國國樹國花園、中國—東盟博覽會紀念林、東盟友好城市雕塑園、東盟篆刻組雕等景點。眾多與東盟有關的園林小品、景觀形成了國內規模最大的東盟文化交流基地,東盟元素之豐富堪稱全國城市景區之最。 采訪團聆聽蘇鐵園介紹。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思羽 攝 蘇鐵成林。廣西新聞網記者 陳思羽 攝 隨后,采訪團來到青秀山風景區千年蘇鐵園。該園是國內面積最大的蘇鐵專類保護園,是國內外著名的蘇鐵遷地保護基地,面積達80余畝,收集國內外蘇鐵種類40余種,總數達10000多株。青秀山風景區千年蘇鐵園實現了蘇鐵保護與園林造景的完美結合,是全國“景觀最好、樹齡最老、胸徑最大、植株最高”的蘇鐵專類園,有力地推動了蘇鐵的保護、研究與發展,對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改善人居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站在觀景平臺,遠眺“半城綠樹半成樓”的南寧。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離開蘇鐵園后,采訪團到達美麗的蘭園。蘭園總面積為320畝,是廣西乃至全國最大的自然生態蘭花專類園。園區共種植蕙蘭、建蘭、墨蘭、兜蘭、蝴蝶蘭、石斛蘭等蘭花500多種、植株總數達50余萬株。蘭園里山水相間、鳥語花香,步移景異、曲徑通幽,置身其中仿若仙境,各式各樣精美的蘭花造型吸引著采訪團成員,咔咔咔的快門聲不絕于耳。 采訪團成員被美麗的蘭花吸引。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采訪團成員對著造型精美的蘭花拍照。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仿若仙境的蘭園。廣西新聞網記者 王香菊 攝 看著青秀山風景區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景色,第一次來南寧的每日甘肅網記者楊宏紅感慨道:“在我們北方,這個季節樹葉已經落了,來到南寧青秀山風景區,到處都是綠色,空氣特別清新,感覺皮膚都變好了!” 據青秀山管委會副主任黃春妹介紹,青秀山原是一個林相單一的林場,從1987年開始,通過36年持續不斷地引種栽培、遷地保護及林相改造,規劃建設植物專類園,打造了林相豐富、多物種、多層次、多水域的自然生態體系,成功地把一個林相單一的林場提升改造成熱帶亞熱帶特色植物植物群落的植物寶庫和遷地保護基地。 目前,青秀山風景區森林覆蓋率98%,是南寧市區最大的綠地生態系統,得益于青秀山這一南寧“綠肺”幫助,“南寧藍”成為南寧的城市靚麗名片。今年1-8月,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98.8%,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第15位、省會城市排第5位。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