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 > 首頁欄目 > 區域 > 南寧 > 正文 |
中國—東盟信息港:以“數字經濟”為筆 繪就區域合作發展之路 |
2023年10月19日 12:40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甘慧琴 |
“絲路壯歌 東盟同奏——‘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暨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周年成果大型網絡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視頻攝制:蘇時榕 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9日訊(記者 胡戴煒)10月18日,“絲路壯歌 東盟同奏——‘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暨東博會和峰會創辦20周年成果大型網絡采訪活動”采訪團一行來到位于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的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東信”),探訪中國—東盟信息港數字經濟展示中心,了解中國—東盟信息港這一“數字引擎”如何為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提速增效。 采訪團參觀中國—東盟信息港數字經濟展示中心。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煒 攝 中國—東盟信息港由中國和東盟共同建設,以深化網絡互聯、信息互通、合作互利為基本內容,將形成以廣西為支點的中國和東盟信息樞紐,推動數字互聯互通,打造“數字絲綢之路”。 實現數字互聯互通,數字基礎設施是關鍵。肩負著建設運營中國—東盟信息港重要使命的中國東信,近年來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走向東盟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從產業互聯網、云通信服務和政企數字化三大方向,推動各行業實現“全鏈條、全要素、全場景”的數字化轉型,努力打造“產業、資源、客戶”的超級“鏈接器”。 中國—東盟信息港數字技術平臺展示。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 攝 中國東信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婷婷告訴記者,中國東信參與建設及運營的瀾湄云計算創新中心,已在老撾、柬埔寨、緬甸三國建立了云計算創新中心,實質性提升了當地數字基礎設施水平。同時,針對東盟國家個性化數字需求和重大數字化項目,推動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云通信、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聯合研發,數字領域人才交流,共享技術研發成果。 目前,中國—東盟信息港已建成3條圍繞東盟國家建設的國際通信海纜、12條跨境國際陸路通信光纜以及中國—東盟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節點、南寧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節點等4條通信節點,廣西乃至中國與東盟國家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采訪團參觀中國—東盟信息港數字技術平臺演示。廣西新聞網記者 鄧昶 攝 當下,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發展的新藍海,隨著中國—東盟信息港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高,面向東盟的國際信息大通道初步形成,面向東盟的大數據資源應用服務樞紐基本形成,為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發展駛進“快車道”注入強勁動能。 記者了解到,中國東信現已在9個東盟國家的數字政府、數字企業等領域開展近20項數字經濟合作業務,打造了一批面向東盟的國家級互聯網平臺和跨境合作平臺,以推動整個數字絲路的互聯互通。 “我們公司在馬來西亞落地運營的基于新型通信技術的全球通信一體化服務超級APP流連俠(Elinking),集合了傳統的通信服務和便捷的線上生活娛樂服務內容,現有本地用戶注冊量超過50萬,并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張婷婷向記者表示,由中國東信牽頭建設的國家級重大專項“中國—東盟商貿通數字化平臺”、廣西單一窗口國際合作平臺等跨境經貿服務平臺和智慧灣海港數字化平臺,通過數字化、便利化和一體化解決跨境貿易產業鏈全流程的痛點和堵點,極大提高了貿易便利化水平,有效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貿易暢通”。 在參觀采訪的過程中,來自重慶的華龍網記者劉柳向講解員詳細了解了中國東信與重慶建立區域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合作情況。“渝桂兩地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內陸樞紐和主出海口,交往日益密切,合作領域快速延伸,希望借此機會了解兩地在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情況,通過宣傳報道,為今后兩地攜手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助力。”劉柳說道。 采訪團了解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廣西新聞網記者 胡戴煒 攝 作為中國—東盟合作樞紐城市,南寧近年來亦是頻頻發力,充分發揮中國—東盟信息港這一重要國家戰略平臺作用,助力“南寧渠道”提質升級,加速構建面向東盟的區域性數字經濟高地。 合作發展,互利共贏,南寧市與中國東信的想法不謀而合。張婷婷透露,后續,中國東信將立足南寧的區位優勢,發揮“南寧渠道”作用,繼續深耕東盟區域,加快中國與東盟國家數字技術與傳統行業的深度融合;同時,以建設中國—東盟跨境電商直播基地為基礎,打造面向國內及東盟區域跨境電商數字化綜合服務大平臺,助力南寧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數字貿易中心城市。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更多精彩圖集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