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傳媒集團主辦

靈川縣三街鎮: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領航農業高質量發展

位于三街鎮的靈川縣上水漓江稻薯花產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三街鎮人民政府供圖

示范區內水稻機械化收割三街鎮人民政府供圖

廣西新聞網靈川10月19日訊(通訊員 易雪芳 彭芊程)近年來,靈川縣三街鎮以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著重在政策推動、創新驅動、產業帶動、帶農聯動上下功夫,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又闖出新天地,今年,三街鎮新增1個自治區四星級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靈川縣上水漓江稻薯花產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產業發展逐步向標準化、市場化、品牌化轉變,鄉村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堅持政策推動 打造成產業振興新高地

“示范區創建方案的出臺,為我們的創建工作打開全新的局面。”三街鎮黨委委員候選人、副鎮長劉志明說。靈川縣出臺《靈川縣上水漓江稻薯花產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創建方案(2023-2024年)》,整合10個職能部門力量,形成資金扶持、農業科技,招商引才等措施12條,凝聚全縣最優的政策、最好的資源、最強的保障,聚力打造自治區級示范區創建工作新樣板。示范區以“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精品化、園區化”為發展方向,以水稻、紅薯種植為主導產業,積極推動“稻-薯-花”循環輪種模式,通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的經營形式,實行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推動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了產業特色明顯、產業鏈條完善、示范帶動有力的高質量示范區。

堅持創新驅動 打造成產業升級新載體

“我們著力推進農業技術升級,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最大增量’,將示范區打造成農業產業升級新載體。”三街鎮黨委書記蔣光敏介紹。三街鎮在創建上水漓江稻薯花產業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過程中,不斷引進農業創新成果及先進技術,建立科研合作機制,實現科研與生產“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銜接,把示范區建設成先進農業科技成果孵化地。目前三街鎮與廣西農科院、廣西大學農學院等機構合作,推廣“油菜、紅薯新品種引進試驗”“富硒紅薯、水稻生產”等先進技術,通過“稻-薯-花”生態循環輪作模式,可年產水稻520噸,紅薯2600噸,紅薯干500噸,示范區的創建有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與現有產業嫁接融合,初步形成了產學研、機械化運作及農產品加工的鄉村產業新模式,為產業振興注入澎湃動力。

堅持產業帶動 打造成特色農業新樣板

三街鎮依托示范區優良的自然環境,以農業產業為基礎,不斷拓展水稻、紅薯種植規模,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條,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促進農業現代化升級。示范區重點打造“稻-薯-花”循環農業產業集群,拓展水稻、紅薯標準化種植約11000畝,發展養蜂、旅游、菜籽油加工等產業,帶動稻谷加工企業2家,紅薯加工廠(坊)80余家,年產農副產品300噸,3家企業獲綠色食品認證,龍坪紅薯干獲2021年廣西“好種好品”擂臺賽“好吃紅薯”銀獎。示范區通過“稻-薯-花”景觀設計,每年吸引游客超6萬人次,形成獨有的示范區產業特色,推動示范區三產融合發展。

堅持帶農聯動 打造成農民增收新引擎

靈川縣龍達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全建軍高興地說:“我們這里種的紅薯制作紅薯干口感特別好,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九坎十坷,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絡繹不絕。農戶不僅分享到示范區帶來的增值收益,還迎來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目前,示范區以桂林綠苑米業等企業為龍頭,引領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水稻、富硒紅薯農業標準化、規范化種植,并注冊“九坎十坷”商標,充分利用品牌效益強化產品市場競爭力,走出了一條助農增收的“新路子”,讓農民更多分享示范區增值收益,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收益。目前,示范區畝產收入達1.2—1.8萬元以上,2022年示范區核心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元以上,經營主體年經營收入可達3億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文章

高清圖集推薦

广西新闻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