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停靠在9號泊位的船舶正在通過碼頭岸基電源供電。中交一航局 供圖
廣西新聞網欽州10月19日訊 10月13日,中交一航局承建的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9#、10#泊位供電設備及碼頭岸基電源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正式投入使用。意味著今后停靠這兩個泊位的船舶從“燒油”變“吃電”,大大降低了靠岸船舶的能源消耗。
“相較以往船舶柴油發電噪聲大、費用高、不環保等缺點,船舶岸電具有無污染、費用低、穩定性強等優勢港口推廣使用岸電,可有效減少大氣污染排放,具有良好的生態環保效益。”中交一航局欽州港9號、10號泊位供電及岸電項目負責人楊鵬濤介紹,該項目自2022年10月開工以來,經理部多措并舉,制定工程總進度計劃,實行工程例會制度,對施工現場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欽州港9號、10號泊位岸電項目主要內容為新建2個變電站,包括高壓開關柜55臺、低壓開關柜41臺、變壓器4臺、2套直流電源系統 ,1套3.2MW船舶高壓岸基電源系統、2套 200kVA低壓岸基電源系統、變電站自動監控系統及125臺冷箱區配電箱、8臺岸電接電箱等及其配套的高低壓電纜、電纜橋架等設備設施的制造、安裝、調試、試運行等。該項目是欽州港繼7號、8號泊位岸電系統投入使用后,第二個正式投入使用的船舶岸電系統。
岸電依靠于供電系統,是指靠泊港口的船只關閉船舶自備的輔助發電機,轉而使用港口方提供的清潔能源向主要船載系統供電,是一種從陸地電網引電的模式,可以理解為船舶在碼頭的插座。岸電系統能夠滿足停靠在這些泊位的船舶的用電需求,節約了船舶的充電成本,提高了供電效率。
隨著近幾年運輸需求的快速增長,航運產業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也在逐步增多。《“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要求“推動船舶岸電受電設施改造”;《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促進岸電設施常態化使用”。在“雙碳”新形勢下推進靠港船舶常態化使用岸電,可有效助力港口城市減污降碳。
近年來,欽州港大力推進港口岸電的建設及使用,完善岸電設施,優化工作流程,聯合客戶及代理等各方力量,持續加強岸電宣傳推介,以點帶面擴大岸電使用率,為加快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助力“雙碳”目標添續“滿電”勢能。(李東龍)